空腹血糖、餐後血糖,哪個更重要?搞不清楚,你的血糖都白測了

2025-10-08     幸山輪     反饋
2/5
持續高血糖有哪些危害?不重視監測,可能失去「早發現」機會

很多人習慣早晨空腹測一測,看到不高就放心了。但臨床發現,僅憑單一指標監測,可能漏診多達37.6%的糖尿病或糖耐量異常人群(來源:中華預防醫學會2022年度報告)。長此以往,高血糖對心腦血管、腎臟、視網膜等「隱形傷害」悄然發生。

長期空腹血糖偏高,可能導致動脈硬化風險上升12.5%,還會增加腎功能損害、神經病變機率。而單純餐後血糖升高(進食後2小時≥7.8 mmol/L),更容易誘發血管內皮損傷、胰島β細胞不可逆變性。

數據表明,同樣的血糖均值,餐後波動大者心血管事件機率高出約18.3%,這也是近年來心腦血管疾病年輕化、隱匿發作的關鍵因素之一。

醫學專家強調,很多「血糖正常人」其實早已埋下隱患。不少中老年人在餐後常出現犯困、口渴、心慌乃至出汗等,表面以為是吃飽了,實際上是血糖驟升帶來的信號。

如果忽視監測,等到複查「空腹都高了」,往往已出現視網膜出血、腎微量白蛋白升高等併發症苗頭。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幸山輪 • 270次觀看
幸山輪 • 550次觀看
花伊風 • 290次觀看
幸山輪 • 190次觀看
幸山輪 • 320次觀看
喬峰傳 • 90次觀看
花伊風 • 60次觀看
一條毛 • 50次觀看
幸山輪 • 200次觀看
幸山輪 • 70次觀看
幸山輪 • 70次觀看
呂純弘 • 270次觀看
游啊游 • 150次觀看
喬峰傳 • 210次觀看
幸山輪 • 70次觀看
幸山輪 • 60次觀看
幸山輪 • 160次觀看
幸山輪 • 0次觀看
幸山輪 • 30次觀看
幸山輪 • 40次觀看
幸山輪 • 40次觀看
花伊風 • 11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