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成績很好的高三女⽣因為早戀被班主任批評。
當晚就從教學樓的天台跳了下去。
可我懷疑她不是⾃殺。
因為我發現她的手機慣⽤ 9 鍵輸⼊法,死後卻變成了 26 鍵。
1
趕到英才中學的時候是晚上 9:45,圍觀的學⽣已經被派出所民警和學校老師、保衛疏散了。
我看了眼學⽣的墜落點。
一具穿著校服的屍體,腦袋軟趴趴耷拉著,頭顱著地,頸椎肯定折斷了,應該是當場死亡。
根據先到現場的民警同志了解到的情況,跳樓的⼥生名叫蘇慧,高三 14 班的學生。
她今天上晚自習之前因為早戀導致成績下滑被班主任叫去談過話,哭著從辦公室回教室。
於第三節晚自習的課間 9:27 從天台跳樓,跳樓前⼀分鐘在朋友圈發布了一條純⽂字動態,內容如下:
對不起,林老師。
我辜負了你的期望。
但我真的堅持不下去了。
我太累了。
這是從蘇慧的同學手機上拍下的照片。
蘇慧的手機關機留在了天台,沒人知道解鎖密碼,這會正裝在證物袋⾥。
看起來是因為壓力過大導致的⾃殺。
但也有個奇怪的地方。
根據⽼師和學生們說,為防止學生們出事,天台的門一直是鎖著的,但今天有扇⻔被打開了,不知道是蘇慧開的還是別⼈開的。
我問道:「鑰匙都誰有?」
站在一旁的年級主任張老師回答:「就我和校長。天台的門只有每個月例行消防檢查的時候會打開,所以鑰匙我和校長都是把它放在辦公室抽屜里的,剛剛有警察同志跟我一起去確認了,鑰匙都還在。」
「也就是說進出的人都可以拿到鑰匙去備份。」
「不是,」張老師解釋道,「抽屜是上了鎖的,這個鑰匙我是隨身帶著的。」
「那校長的呢?」
「他的抽屜也上鎖,剛剛是警察同志徵得同意後用技術打開的。」
「校長不在學校?」
「他周二就出差去了,要下周才回來。」
我點點頭,「先上去看看。」
高三所在的致遠樓是「口」字形結構,「口」字上下是教室,左右是連廊,四個角都有樓梯,但只有一樓裝的樓梯口裝有監控。
我們上到天台,位於「口」字右下角的那扇鐵柵欄門是開著的。
門後一片區域丟滿了煙頭,想來是經常有學生跑到這裡躲著抽煙,順手就把煙頭扔進去了。
痕檢老周只看了眼就判斷出那把笨重的 u 型不鏽鋼鎖是被鑰匙打開的。
我定睛一看,鎖上還留有好幾個清晰可見的指紋。
「不用想,肯定是看見有人跳樓,樓下的學生一窩蜂地衝上來,其中肯定有好幾個人碰過這鎖。」老周再往天台上一看,隨即皺起眉頭,「這得有上百人踩過吧。」
張老師肯定了老周的說法。
因為蘇慧是在晚自習的課間跳的樓,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六樓有人目睹她從上面跌落。
一層樓有六個班,一個班平均有 60 人。
最開始只有十幾個人往天台跑,兩三分鐘後就有上百個從眾又愛湊熱鬧的學生聚集在了天台,還扒著 1.6 米高的女兒牆探出個腦袋往下看,直到警察來了才把人都趕下去。
我穿上鞋套轉了兩圈,天台就一個大平台,空蕩蕩的,什麼也沒發現。
於是就下了天台準備去找蘇慧的班主任林森老師了解下情況。
這會走讀的學生們和大部分老師都已經回家了,住校生也被趕回宿舍,教學區靜悄悄的。
林森此時在位於三樓左側連廊的教師辦公室裡面,我的一名同事陪著他。
他受了不小的刺激,這會還沒緩過神來。
我剛進辦公室,小劉就激動地站了起來,「徐隊,我正準備給你打電話呢!我這有發現!」
2
教師辦公室有監控。
小劉一邊陪著林森,一邊查看傍晚時林森和蘇慧的談話內容。
他們的談話倒是沒什麼值得注意的。起因是蘇慧二模排名從一模的年級 17 名掉到了年級 522 名,原因疑似早戀。
談話內容無非就是老師循循善誘,學生點頭稱是。
但蘇慧怎麼都不承認她早戀了。
林森這才發了火,當即讓蘇慧交出手機,他要親自查看。
蘇慧拗不過老師,只能把手機解鎖後交出去。
巧就巧在,林森的工位就在監控攝像頭下。當時蘇慧側身背對著監控,攝像頭正好拍下了她解鎖的畫面。
她用的不是指紋和面部解鎖,而是數字密碼解鎖。
我一聽,趕緊讓人拿來了蘇慧的手機。
這是一部新款蘋果手機,本來我還擔心我們解不開呢。
我開機蘇慧的手機後,直接點進微信。
今天和蘇慧有聯繫的人不多,除了一個微信號叫【。】的,其他都有備註名字。
我點進這個號,裡面只有四條記錄,是今天下午 16:51 發的。
。:幾點?
蘇慧:九點。
。:九點?上著晚自習呢。
蘇慧:打錯了。六點。
從這聊天內容來看,兩人並不是第一次聊天,顯然是之前的記錄被刪了。
我又挨個點開了另外幾個今天和蘇慧有過交流的人的記錄。
隔著證物袋,操作略微有點不靈敏。我的手指不小心點到了聊天框,輸入框瞬間從螢幕下方彈出來。
我下意識點了螢幕上方收回輸入框,但卻突然覺得有點不對勁。
於是我再次喚出輸入框。
作為一個習慣使用拼音 9 鍵的人,看到 26 鍵的輸入介面會下意識覺得彆扭。
我回想起蘇慧與【。】的聊天記錄。
——打錯了。六點。
我試了下,用 26 鍵把【九點】和【六點】打錯的機率不大。
這是 9 鍵經常出現的錯誤。
蘇慧的手機從跳樓後被衝上天台的學生撿起來到被民警裝進證物袋拿上來,一直是關機狀態。
也就是說這段時間沒人使用過它。
我返回微信主介面,在輸入框搜索【打錯了】,發現了好幾條相關的聊天記錄。
把【倆人】打成【家人】、【起了嗎】打成【死了嗎】、【考試】打成【老師】等等。
可以確定蘇慧的慣用輸入法是拼音 9 鍵,可現在卻變成了 26 鍵。
今天下午四點多蘇慧還用的 9 鍵,沒道理跳樓前發個遺言要特意換成 26 鍵。
那麼……
要麼遺言不是蘇慧發的,要麼在蘇慧跳樓後到學生衝上天台這一兩分鐘里有人使用過她的手機。
不管哪種可能,都說明蘇慧在跳樓時,天台不是只有她一個人。
我走出辦公室給在樓下的同事打了個電話,問他法醫的初步檢查結果怎麼樣。
但卻得到了意料之外的回答——蘇慧身上沒有其它非墜落性損傷。
也就是說她跳樓之前應該沒有和人發生過打鬥。
不久之後,老周也發來消息,說已經鎖定了蘇慧的跳樓點,基本能判定她的墜落軌跡和落點符合自殺表現。
林森突然猛地站起來,血紅的眼睛直直瞪著我,「蘇慧不可能是自殺!」
3·林森
蘇慧不可能是自殺。
這是我身為班主任對自己的班長做出的判斷。
蘇慧雖然性格沉悶,平日裡不太愛說話,但她對自己的未來有著清晰的規劃。
她在高一時就決定了要報考哈工大,這兩年一直為這個目標而努力。
所以當錢晶晶來找我說蘇慧因為和男朋友吵架而躲起來哭時,我覺得很詫異。
錢晶晶和蘇慧是舍友,兩人的關係很好。
我當班主任沒什麼架子,和學生雖然算不上親如家人,但也說得上是亦師亦友,所以班上學生有什麼事都挺愛來找我。
更何況蘇慧還是我的班長。
於是錢晶晶就起好心把這事兒給我說了,想讓我好好勸勸蘇慧。
我知道後又找了另外幾個和蘇慧關係不錯的人確認,這幾個人也表示蘇慧這段時間確實情緒低落,但沒聽她說過男朋友的事。
我這才找蘇慧聊過一次。
但她否認了男朋友的事,說最近心情不好是因為感覺壓力有點大。
可是從那之後,我發現了兩件奇怪的事。
一是蘇慧和錢晶晶冷戰了;二是蘇慧換了個一萬多塊的新款蘋果手機。
蘇慧是農村留守兒童,父母帶著弟弟在外面打工,奶奶病逝,爺爺務農。
家裡人都不怎麼管她,她從高一下學期至今的學費都是我出的。
以她的家庭條件,不可能捨得買上萬元的手機。
此前她使用的是高二上學期期末考後我當做班級第一名獎品送給她的一個一千多塊的智能機。
甚至在我送她手機之前,她一直是用的幾百塊的直板按鍵手機。
這兩件事讓我更加確定蘇慧早戀了。
因為我沒透露是錢晶晶向我打的報告,蘇慧卻和她冷戰了。說明蘇慧確實跟錢晶晶說過男朋友相關的事,而且只給錢晶晶說過,因此她才能鎖定打報告的是錢晶晶。
那個蘋果手機恐怕是男朋友送的。
男朋友挺有錢。
其實我並不介意學生戀愛,只要不影響到成績就行。
但顯然蘇慧的戀愛嚴重影響到了成績。
可是蘇慧的基礎打得很好,理科不像文科那樣背過的知識過段時間可能忘,而且這段時間已經沒多少新的知識點,基本是在鞏固複習。
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排名從 17 掉到 522 有點不太正常。
我看過她各科的試卷,好幾道基礎題都丟了分,就算是早戀也不可能在考試時出現這種低級錯誤。
我再次把蘇慧叫來了辦公室。
她大概是猜到了原因,進來時顯得拘謹不安。
我先給她做了一番思想工作,然後才讓她說出她的早戀對象,這事我也得跟他談談。
可她依舊否認早戀,維護著那個人。
我有些生氣,強硬地查看了她的手機。
我看到她和那個【。】的聊天記錄了,我問她那是誰,六點要去做什麼,她通通避而不答。
我知道她的性格,她不願意說,再怎麼逼她也是徒勞,只好又勸了她幾句讓回教室。
離開之前,蘇慧還對我說:「林老師,謝謝你。」
之後我問了辦公室里的老師,他們都不認識這個【。】。
第二節晚自習是我的課,當時蘇慧的情緒已經平復下來,怎麼可能又突然去跳樓?
而且天台的門常年上鎖是眾所周知的事,她怎麼會想到往上去的,偏偏還真就上去了?
我懷疑是有人把蘇慧約到了天台,這個人應該就是她的男朋友。
而她男朋友是能拿到天台的門鑰匙的人。
這樣的人有兩個。
高三 1 班的陳飛豪,他是校長的兒子。
高三 6 班張航,他是年級主任的兒子。
4
給林森做完筆錄後,我和小劉又詢問了張老師,但他非常肯定他兒子不認識蘇慧,更不可能早戀。
對 14 班另外幾名任課老師進行完問話後,時間已經過了 11 點。
這些老師對蘇慧都不太熟悉,對她的評價幾乎都是內向,不愛發言,但學習認真,成績很好,和林森的說辭基本吻合。
送走老師們後,局裡展開了案情討論會議。
老周等人在天台的門鎖上檢測出了蘇慧的指紋,而且根據指紋方向能判定她有過開鎖動作;在女兒牆上找到了攀爬痕跡,墜落距離符合自殺標準。
可蘇慧自殺時到底有沒有第二人在場無法確定,因為地面的腳印全被後來的學生破壞了。
「手機上的指紋呢?」我問道。
「按照你的要求,重點檢測了鍵盤區域前後,發現有多組重疊的指紋。但一一剝離後可以確定,在蘇慧指紋之下最清晰的指紋是錢晶晶的。」
我點點頭,又看向法醫。
因為蘇慧的父母說兒子生病了,要過幾天才能趕回來,目前又沒有明確的一點指向他殺,所以還不能對屍體進行屍檢。但法醫能確定蘇慧死前沒有與人發生過爭鬥,而且屍體的落地狀態符合自殺表現。
再加上朋友圈發布的遺言,以及林森陳述中同學們表示過蘇慧近段時間情緒低落,幾乎可以認定是自殺。
「有找到鑰匙嗎?」我問。
輸入法這一點不能作為反駁自殺的鐵證,但既然是蘇慧開的天台的門,那麼在現場周圍應該能撿到鑰匙。
負責這塊的同事搖搖頭,「或許被學生撿走了。經常有學生到樓梯口那抽煙,他們有鑰匙以後就可以開門躲到天台上抽,就不怕被老師發現了。」
「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不過當時衝上天台的不是一個人,是一群人,如果其中一個人撿到鑰匙,大機率會被其他人看見。」小劉揚揚手中的名單,「派出所的兄弟們第一時間就統計了第一批上天台的 17 個人,有沒有人撿到鑰匙明天一問便知。」
這個名單我已經看過了,裡面沒有錢晶晶的名字。
有同事提問:「如果不是自殺,為什麼要發布遺言呢?」
這也是我疑惑的地方。
按照林森的自述和晚上還在學校的同辦公室老師的證詞,林森和蘇慧的關係確實很好,好到都快把蘇慧當成親閨女了。
蘇慧作為一個聰明的學生,不可能不知道她的那條遺言會對林森造成多大的影響。
老師逼死學生,輕則取消評獎評優,重則開除。
她這麼做,反倒像是故意要報復林森一樣。
還是說,有其他人發了那條朋友圈後並脅迫她跳樓?
這個人是錢晶晶嗎?
如果是,錢晶晶的目的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