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蘇軾相交莫逆,一首寄詩深情繾綣,卻也因蘇軾被後世毀謗千年

2025-09-11     滿素荷     反饋
6/12
又有一次,兩人在山寺里喝酒,趁著酒勁騎馬去看老虎。

離老虎還有數十步,馬受到驚嚇不敢向前,蘇軾頓時驚醒,掉頭就跑。

章惇卻淡定地掏出一面銅沙羅,獨自鞭馬向前去,靠近老虎之後,在石頭上攧響,老虎隨即受驚逃跑。

章惇回去就對蘇軾說,「你一定不如我。」

這話確實說對了一半,章惇在官場上確實比蘇軾更如魚得水,但最終流芳千古的是蘇軾,被後人指責上千年的卻是章惇。

章惇擔任過參知政事、樞密院事,也曾高居相位五年,在恢復青苗、免役諸法和對西夏作戰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正如蘇軾曾經稱讚的那樣,「子厚奇偉絕世,自是一代異人,至於功名將相,乃其餘事。」

然而,後人並不關心章惇做過什麼樣的事、取得過什麼樣的成就,提到他,仿佛標籤就只剩下了一個——「唯一與蘇軾反目成仇,並害他被貶到死」的人。

那麼章惇到底是何時、因為何事與蘇軾分道揚鑣的呢?

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引起王安石的不滿,遭到御史彈劾。蘇軾自請出京,被授為杭州通判。此時的章惇卻已經成了變法主力之一,分析調查並實地走訪了不少地方的新法落實情況。

此後蘇軾輾轉於密州、徐州等地,安民救災,治理一方;章惇受到王安石和宋神宗的賞識,一路升到了三司使後也被彈劾出京,出知湖州,於蘇軾發生了開篇那首詩的交流。

當時蘇軾也和了兩首詩,回曰「早歲歸休心共在,他年相見話偏長」。

元豐二年(1079年)四月,蘇軾調任湖州知州,政敵在他的《湖州謝上表》中揪出錯處,指責他「銜怨懷怒」、「包藏禍心」,引發了改變蘇軾一生命運的「烏台詩案」。
呂純弘 • 164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4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40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2K次觀看
呂純弘 • 20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