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寧六年(1073),江南地區大旱。
十一月,蘇軾奉命往常州、潤州、蘇州、秀州賑濟災民。
第二年三月底至五月末,蘇軾辦完公事辦完,趕往自己心心念念的宜興,在湖滏單錫家客居數月。
單錫是宜興本地人,與蘇軾是同榜進士(1057年),早在當年的瓊林宴上,他就和另一位同鄉蔣之奇一起,向蘇軾描繪過宜興與太湖之美,早早勾動了蘇軾的遊興。
數月之中,蘇軾游遍宜興山水名勝,深愛此地山水人物,揮毫寫下了數首詩詞,其中「賣劍買牛吾欲老,殺雞為黍子來無」、「解珮投簪,求田問舍,黃雞白酒漁樵社,元龍非復少時豪,耳根洗盡功名話」等句,無不流露出了自己渴望退隱山林、卜居宜興之意。
他不僅是寫詩,還將自己大姐的女兒許配給單錫為妻,委託他在宜興為自己買田置產,一副將在此地定居的姿態。
不知道單錫信沒信,反正他的另一位同學章惇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