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蘇軾相交莫逆,一首寄詩深情繾綣,卻也因蘇軾被後世毀謗千年

2025-09-11     滿素荷     反饋
4/12
彼時的章惇,已經與蘇軾相交十餘年,兩人的交往中也曾留下不少雅事。

治平元年(1064年)十二月十七日,28歲的蘇軾接到朝廷的調令回汴京。

途徑長安時,在王頤家看到一幅《醉道士圖》,隨手題跋曰「仆素不喜酒,觀正父《醉士圖》,以甚畏執杯持耳翁也。」意思是因為自己不喜歡喝酒,所以看到圖中道士手執酒杯,心中害怕——這顯然是玩笑之語,蘇軾愛喝酒那也是有名的。

不久後,章惇恰好也路過長安,看到了這幅畫和蘇軾的題跋,不由大笑,在後面也題了一句「仆觀《醉道士圖》,展卷末諸君題名,至子瞻所題發噱絕倒。"

「發噱」意為引人發笑,「絕倒」意為前仰後合地大笑,不能自持。

章惇看到蘇軾的題跋,馬上就明白了他的戲謔,忍不住放聲大笑,足見他對蘇軾的了解。

有趣的是,熙寧元年(1068)十二月二十九日,蘇軾結束父喪,赴京途中再過長安再見此圖,於是忍不住又在章惇題字後又重新題跋,其中兩句寫道「持耳翁余固畏之,若子厚乃求其持而不得者。他日再見,當復一噱。」

第二年章惇調任武當縣縣令,過長安又見此畫,又作《再跋醉道士圖後》,其中幾句是「酒中固多味,恨知之者寡耳。若持耳翁,已太苛矣。子瞻性好山水,尚不肯渡仙游潭,況於此而知味乎?宜其畏也。」
呂純弘 • 163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4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40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2K次觀看
呂純弘 • 20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