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名為《寄蘇子瞻》:
君方陽羨卜新居,我亦吳門葺舊廬。
身外浮雲輕土苴,眼前陳跡付籧篨。
澗聲山色蒼雲上,花影溪光罨畫余。
他日扁舟約來往,共將詩酒狎樵漁。
「子瞻」是蘇軾的字,而章惇字「子厚」。
* 土苴(jū):土苴,指渣滓、糟粕,比喻微賤之物。
* 籧篨(qú chú):一種由竹或葦所編成的粗竹蓆,不能捲起,有時會被用來做船帆或坐墊。
* 罨(yǎn)畫:意思是色彩鮮明的繪畫,常用來形容自然景物或建築物的艷麗多姿。
陽羨是宜興的古稱,而吳門則指的是蘇州一帶。宋代湖州與蘇州齊名,同屬於兩浙路,民間有「蘇湖熟,天下足」的俗諺。
您剛剛選擇在陽羨新的住所,我也正準備在蘇州一帶修葺破舊的房屋。
那功名利祿只是身外之物,如浮雲般輕飄,如渣滓般低賤,那些歷歷在目的往事,不如付於一方粗席,閒坐淡看。
山澗中流水的聲音清脆,美妙的山色宛若浮在蒼茫的雲端之上;小溪粼粼的波光上,倒映著斑駁的花影,又像一幅色彩鮮明的畫作。
多希望能和你相約,乘著小船常常來往,親昵地飲酒作詩,同享漁樵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