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到底是不是千古第一相,為何總有人吹噓諸葛亮是千古第一相

2025-07-29     花峰婉     反饋
1/3
諸葛亮到底是不是千古第一相,為何總有人吹噓諸葛亮是千古第一相

諸葛亮這個千古第一相是不需要吹噓的,而是公認的。

很多人都知道諸葛亮厲害,那麼諸葛亮的厲害表現在什麼地方?

諸葛亮的才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文、武、忠。

諸葛亮所具備的這些能力,任何一種才能放在中國歷史上都是一流的頂級人才,而諸葛亮一個人就把三種才能集全了,堪稱華夏第一人。

我就簡單地舉個例子,諸葛亮的「文」才能強於荀彧,諸葛亮的「武」才能強於司馬懿,諸葛亮的忠心又是同時代的頂級楷模,強於關羽,荀彧、司馬懿、關羽任意一人放在中國歷史上都是頂級人才。

但我說:諸葛亮=荀彧+司馬懿+關羽,是不是能直觀地說明他的厲害。

1、文

文就是治國能力,這一點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天花板。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實際上諸葛亮的能力大於管仲+樂毅,很多人認為管仲比諸葛亮強,我實在不明白管仲強在哪裡?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

管仲的一大堆事跡出自《管子》這本書,這書是一般被認為是戰國到西漢時期成書的,離管仲活著的時代相差了三四百年,而且連作者是誰都搞不清楚。

三四百年後的人不知道根據什麼依據,把管仲在幾百年前的事跡寫下來,很多事是不是管仲乾的,都是未知數。

管仲所謂的尊王攘夷,那是齊國打著周天子的旗號聯合一幫小弟欺負另一幫小弟,這不是能力,這是實力的碾壓。

管仲的政治主張、思想與改革基本上出自《管子》這本書,真實性存疑,《管子》壓根就不是史書,是一種學派的思想著作,有很強的傾向性。

管仲有能力,但明顯被誇大,他輔佐的齊國是春秋最強大的國家,沒有之一,當時的晉國經過多年曲沃代翼的戰爭,實力完全沒有恢復,楚國正處於擴張期,而且實力未進入中原,秦國還是西部邊垂的小國,沒有哪個諸侯國實力能跟齊國抗衡的。

管仲輔佐的是春秋最強的諸侯國,而且是打著周天子的旗號,代表了政治正確,聯合了一幫小弟,實力更強,管仲輔佐的齊桓公被宋國打敗,被魯國打敗,領著一幫小弟討伐楚國,又不敢動手,只知道欺負小諸侯國。

諸葛亮與管仲完全不同,諸葛亮出山的時候,劉備連政權也沒有,沒有根據地,要兵沒兵,要地盤沒地盤,這完全是從0開始,僅僅10年時間,劉備勢力就達到了巔峰,坐擁荊益,形成三國鼎立之勢,儘管劉備最為弱小,但10年就建立了一個能與曹魏、東吳相抗衡的政權,非常了不起了。

諸葛亮才能大於管仲+樂毅

劉備去世之後,扔下一個爛攤子給諸葛亮,外有強敵虎視眈眈,東吳剛剛在夷陵之戰打敗劉備,還準備攻擊益州本土,內有叛亂四起,南中少數民族群起叛亂,漢嘉太守黃元也起兵叛亂。

這種形勢之下,完全靠能力穩定局勢,諸葛亮東和孫權,穩定邊防,先為劉備處理後事,趁機練兵,準備糧草,僅一年時間,就穩定了內外局勢,平定了叛亂,讓蜀漢遠離滅亡的邊沿。

說實話,這種形勢之下,要是沒有諸葛亮,蜀漢就要提前40年滅亡,這是實打實的能力,沒有任何花樣可以玩的。

諸葛亮治蜀也是一流的,用陳壽的話來評價就是:

《三國志 諸葛亮傳》: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諸葛亮擔任丞相時,安撫百姓,教導禮儀,規範官職,明確制度,開誠布公。那些盡忠竭力的人,雖然有仇怨但是一定會賞賜,違犯律法的人雖然親近但也一定要受罰,願意認罪的人,雖然罪行重但一定會寬恕那些巧言令色的人,雖然影響輕微但一定會處死。沒有細小的善事不受到讚賞,沒有細微的惡是不被貶黜,處事精鍊,探究事理的根本,根據事實來進行責罰,不錄用虛偽之人,最後在國家之內,百姓都敬畏並愛戴他,刑法雖然嚴峻但沒有埋怨的人,因為他是用心安撫,並且勸誡是明確的,真可以說是治國的良材,是管仲、蕭何一樣的人。

簡單地說:諸葛亮處事公平公正,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視同仁,沒有關係親疏之分,用人唯賢,百姓愛戴。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31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1K次觀看
舒黛葉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花峰婉 • 7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34K次觀看
管輝若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