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治蜀公平公正,受到百姓愛戴
這個評價很高了,古往今來,有多少丞相能做到諸葛亮這樣的成就與名聲?
陳壽將諸葛亮與管仲和蕭何對比:
《三國志 諸葛亮傳》: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
諸葛亮處理政事的才幹,也不在管仲、蕭何之下。
諸葛亮的治國才能無論是同時代的橫向比較還是整個中國歷史上縱向比較,都是數一數二的。
2、武
武指的就是軍事能力,諸葛亮的軍事能力一直是有爭議的,來源就是陳壽在《三國志》中的那句話:
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
這話的意思是:但是諸葛亮的才能在治兵上是長處,但在出謀劃策上有所不足,在治理百姓的才幹上比做將領的能力要強。
其實陳壽這是拿諸葛亮的文在跟諸葛亮的武在比,認為諸葛亮的武不如諸葛亮的文,並不防礙諸葛亮是那個時代與曹操並列的軍事家。
不說別的,諸葛亮以弱擊強,以蜀漢這盤國力主動攻打強大的曹魏,逼得司馬懿只有用堅守不戰的辦法才能應付,如果司馬懿出戰,結果就像鹵城之戰那樣,失敗而歸,而且還丟了張郃的性命。
隆中對戰略規劃是當時最成功的戰略
司馬懿在後期的曹魏就是無敵的存在,七天擒斬孟達,百日平定遼東,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忽悠曹爽兵不血刃,逼死王凌面不改色,縱橫曹魏無一人是敵人。
這樣的司馬懿卻是諸葛亮的手下敗將,整個三國有多少人能力能超過司馬懿的,恐怕沒幾個,那諸葛亮的軍事能力是不是更強?
軍事能力不僅僅是行軍打仗,還包括軍事思想與帶兵練兵,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大意敗夷陵,兩大戰事的失敗給蜀漢帶來多大的損失,損失士兵十餘萬,士兵更是短時間無法恢復。
但諸葛亮只用了五年時間,就訓練出一支可以北伐的精兵,積累了足夠的糧食與物質,最重要的是提升了士卒北伐的士兵,這才是最重要的,對於任何一個帶兵作戰的將領來說,能夠提升士兵遠遠強於帶兵練兵。
《三國志 諸葛亮傳》: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陳圖,鹹得其要雲。
諸葛亮擅長巧思,對連弩進行了改造,包括運輸糧食的木牛流馬,都是出自於他的意見。他推演兵法,製作八陣圖,都得到了其中的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