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夜壺」口那么小,女人到底要怎麼用?看完瞬間明白了!
《——【·前言·】——》
說起古人的日常生活,咱們現代人總覺得挺不方便的。
沒有抽水馬桶,沒有衛生間,那古人半夜起夜怎麼辦?這就得說到「夜壺」這個東西了。
很多人看到博物館裡展出的古代「夜壺」,都會冒出一個疑問:這壺口這麼小,男人用還說得過去,女人怎麼用啊?難道古代女性有什麼特殊的"絕技"?
從"虎子"叫到"馬桶"的那些年
「夜壺」這玩意兒在中國的歷史可長了,最早的時候它有個挺威風的名字,叫"虎子"。
這名字聽著霸氣,據說是因為器物的形狀像猛虎一樣威武。古人給日常用品起名字也挺講究,不像咱們現在這麼直白。
到了唐朝,麻煩來了。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爺爺叫李虎,這可是皇家祖宗的名諱。
按照古代的規矩,老百姓不能隨便提皇帝祖宗的名字,更別說把這名字用在「夜壺」這種東西上了。
朝廷一看不行啊,得改名。改什麼呢?
有人琢磨著,這東西形狀也像個馬,乾脆就叫"馬子"吧。就這樣,"虎子"改成了"馬子",一直傳到現在。
宋朝的時候,文人們開始在書里記錄這些生活瑣事。
有個叫吳自牧的讀書人,他寫了本《夢粱錄》,專門記載南宋都城臨安的生活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