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要加班還是要聚餐,都儘量早點吃晚餐,最好在睡前4小時內吃完,因為早點吃晚餐,對身體好處多多。
01
預防肥胖
早點結束晚餐,趁著還有精力,可以和家人或朋友出門散步,消耗熱量,避免脂肪囤積。
一項研究納入了20名健康的男性和女性非肥胖成年志願者,參與者被隨機分為兩組,分別在22點吃晚餐和18點吃晚餐,兩組給予相同的熱量飲食,並於23點入睡。
結果發現,18點吃晚餐的參與者比22點吃晚餐的參與者血糖水平相對更平穩,並且身體燃燒消耗的脂肪量相對較高。也就是說,早點吃晚餐有利於血糖控制,也更有利於燃燒脂肪。雖然該研究樣本數據不多,但還有諸多研究表明,早點吃晚餐確實更有利於健康,所以大家不妨嘗試一下。
02
讓血糖更好
《糖尿病護理》期刊202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晚餐吃得越晚,對血糖越不友好,保證睡前4小時內不再吃任何東西或是明智之舉。
2021年發表在《營養素》上的一項研究,納入了12名參與者,分別於18點和21點吃晚餐。在實驗期間,每個參與者都佩戴連續血糖測量裝置來評估血糖水平,使用間接量熱法進行代謝測量。結果發現,18點吃晚餐的參與者第二天24小時血糖水平比21點吃晚飯的人明顯有所改善,而且次日的血脂代謝狀況也有所改善。
03
改善脂肪肝
最近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細胞代謝》期刊上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早點吃晚餐,有助於改善脂肪肝。
研究共招募了19名脂肪肝患者,進行了為期4周的飲食方案。參與者被要求只能在每天上午7點至下午5點(進食10小時)隨意進食,每天下午5點至早上7點需要禁食,不可以吃任何東西(禁食14小時)。在觀察期間收集了實驗前後的糞便和血漿樣本,還檢測了肝功能及血脂異常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