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半年,院裡年輕的侍女少了一半,又來了一波。
而侯爺的身子神奇般的好了起來。
周氏的肚子也再次有了好消息。
孫氏高興,撥了不少丫頭去周氏屋裡伺候。
而我,也是其中一個。
深夜,我收拾包袱,拿出一顆麻糖、一包栗子糕擺放在香爐前,默默點了三炷香。
算了算日子,再過五年,我就能贖回奴籍,離開這裡了。
13
周氏是一個性情溫和的人。
平日裡喜歡寫字繡花。
從不打罵下人。
因為這胎來之不易,孫氏特意叮囑要好好伺候周氏一切飲食起居。
我因為會寫字,所以周氏特別喜歡我。
還特意讓我當她貼身丫鬟伺候。
周氏待我親和。
每日教我琴棋書畫還有做帳。
一起練字,一起繡花。
在她身上,我恍然看見田媽媽的影子。
周氏也說,我性子和死去的小周氏很像。
周氏房中掛著一幅駿馬圖,周氏每天睡前都會盯著畫許久。
聽院裡的李媽媽說,這幅畫,是周氏還在閨閣里的時候,一個百夫長送的。
只是那個百夫長從軍,答應回來會求娶周氏的時候,侯爺卻用宗族的勢力與周氏訂了婚約。
大家心知肚明,周氏和金羽愛而不得的過去。
於是,我意有所指的問周氏:「夫人,你會後悔嗎?」
周氏一愣:「後悔?」
隨後嘆氣:「若世事不公能後悔就能回頭,這世上就不會有這麼多遺憾。我後悔,但後悔並沒有用。」
我:「如果可以重來,你還會嫁給侯爺嗎?」
周氏百感交集:「無論嫁給誰,都不是我能決定的事。」
這日子過得平淡而舒適。
時而懵懂,時而清醒。
曾經懵懂無知的我,如今也管著十幾個丫頭。
新來的丫頭就像當年的我一樣,
偶爾為了打樹上的鳥兒,不小心打壞花瓶而闖禍。
有時會貪嘴吃多了酒丸子,弄髒新做的衣裳。
但周氏從不怪她。
就連李媽媽說,自從我們進院子,周氏的笑容多了許多。
這天晚上,我給周氏沐浴更衣。
喝的醉醺醺的侯爺忽然闖進來。
一把摟住周氏。
他忍著酒氣,哀求道:「為何不告訴我!孩子還活著!」
「為什麼連最後一面都不讓我見她!」
「你們都騙我!騙我她死了!卻把人給賣了!你好狠!」
侯爺發了瘋似的奪下牆上那幅畫,撕碎一地。
「我知道你在報復我,報復娶你的人是我不是他對不對?」
「你和娘親是不是都想著早日盼我死,好讓他襲爵,讓你二嫁啊?!」
「我不快活,你也別想快活!」
說完,侯爺就要強行抱著周氏進屋裡。
我怕侯爺傷著周氏,伸手搶人。
把侯爺一把推開。ṱű̂ₜ
我嚇了一愣,跪在一旁不敢說話。
半個時辰後,侯爺提著褲腰帶走出來。
我走進屋子,看著周氏臉色慘白的蹲下來,將碎紙片收在手心。
血從她裙擺流下來。
我驚呼:「夫人!你!」
周氏的胎還是沒保住。
老夫人不但沒怪侯爺,反倒怪周氏不知羞恥,勾引侯爺,害了她的孫子。
那晚,周氏第一次在我面前哭泣。
府醫說周氏滑胎太多,需得好好靜養調理身子。
但傷了肌理,只怕很難再懷有身孕。
周氏苦笑:「也好,再也不用受罪了。」
她不語,只是默默落淚。
我不問,只能陪她坐著。
14
在侯府里的日子,漫長而平淡。
侯爺依舊流連在外,絲毫沒有悔感。
而孫氏自從得知周氏再也很難懷孕,一病不起。
孫氏時常哀嚎:「都是孽!都是孽!」
我聽說,那夜侯爺只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在花樓得知當年外室的死,
不僅僅出自孫氏手筆,還與周氏娘家有關係。
當年,她們,都不想因為這件事,影響到侯爺和周氏的婚事。
周氏的畫碎了,整天鬱鬱寡歡。
如今府里也就我能和周氏說上幾句話。
自那夜後,侯爺再也沒踏入周氏房中。
次日,陳媽媽卻來周氏院裡,說孫氏讓人做了幾件新衣裳給我。
讓我當通房丫頭,去侯爺屋裡伺候。
該我的命運,躲也躲不過。
夜晚,我獨自摩挲手上的狼毫筆流淚。
不該我想的,從一開始,就只是妄想。
於是,我把詩經和毛筆封存在盒子裡。
我終究還是當上了侯爺的通房。
也許是愧疚,也許是孫氏急著抱孫子。
每次通房,孫氏都會讓我喝下補身體的湯藥。
好歹我肚子也爭氣,一次便懷上侯爺的骨肉。
侯爺無動於衷,周氏卻大喜。
賜我小娘名分,賞了一個婢女和小院子。
每日上的都是酸香開胃的菜。
好吃好喝的伺候著。
接連 7 年,我一直為侯府開枝散葉。
偶爾會從陳媽媽口中聽見金羽少爺的事情。
他險些在關外死去,又絕地反擊。
每每聽到這些消息,我都會下意識握緊手上的絲帕。
同樣,周氏也是。
只是她微妙的變化,又很快消散了。
金羽少爺偶爾會有家書寄回來。
孫氏會讓我念。
二少爺總會在信尾寫上一句。
「願哥哥嫂嫂平安喜樂。」
這些年,肚子一直鼓起又平坦的我,生完依舊沒什麼不同。
好孕和年輕,便是我唯一的優勢。
但孫氏覺得不夠。
剛下月子,便著急忙慌讓我喝了生男胎的秘方。
直到我生下一男孩,孫氏才露出一抹笑意。
孫氏開心,就是整個金府開心。
我生下男孩那日,孫氏也就賞了一個金鑲玉的鐲子和幾床過冬的棉被給我。
「這鐲子是我陪嫁時候帶來的,雖然摔斷了,但金子鑲嵌了,也是個價值不菲的寶物。」
在孫氏眼裡,這已經是下人最好的賞賜。
我默默看著手上的玉鐲,細細摩挲金連結玉那一塊的裂痕。
斷掉的玉又怎麼會價值連城呢?
就好像這富麗堂皇的金府,金玉在外,敗絮其中。
侯爺親自給孩子取名金澤。
他們夫婦二人,因為我生下男孩,出乎意料的和好了。
這是他們夫婦第一個嫡子。
陳媽媽說,妾生的孩子,要養在周氏下。
所以,我的兒子一出生就被抱到周氏屋裡養著。
我摸不著,也不能抬頭見他一面。
人前,只要周氏抱著,我還得跪下行禮。
隔著我觸不可及的襁褓,低眉喊一聲:「小少爺安。」
這些天,侯爺又納了幾房貴妾。
孫氏希望府里孩子多些,
她們,也陸續懷了身孕。
因為是貴妾,娘家多少有些勢力。
自己生的孩子,也就能養在自己身邊。
金府的孩子多了,孫氏的身子骨也好了起來。
沒有靠山的我,即便生了這麼多孩子,在府里的日子並不好過。
任何貴妾,都能對我呼之則來,揮之則去。
這天周氏喚我過去,將小少爺抱在我懷裡Ţûₐ:「孩子需要乳母,你就留下來吧。」
她偷偷塞了一份書信和釋奴籍書給我:「我知道你一直想離開這裡。」
「有個半好半壞的消息。」
「你弟弟其實,七年前就找到了。」
「但是,他死了。」
「還有一件事,田媽媽的死,和老夫人也脫不了干係。」
15
看著書信里的半塊玉佩,我轟然倒地。
我苦尋七年的弟弟,早已埋骨在海上?!
那是爹給我和弟弟的信物,一人一半。
再窮都沒賣的重要之物。
這封信是當年救下弟弟的漁夫寫的。
原來,弟弟被一漁夫救了。
跟著漁夫四處遊歷。
7 年來,他也在尋我。
得知我人在雲府,
過的尚且不錯,當了通房丫頭,懷了侯爺的孩子。
弟弟激動,迫不及待坐船要來尋我。
他還尋了珍稀的大洋珍珠,要送給我當賀禮。
這件事了孫氏也知道。
她怕我認了親,就會離開雲府。
那時候,我肚子裡已經懷上侯爺的孩子。
所以孫氏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在船動了手腳。
害我弟弟出海不幸沉船遇難。
弟弟給我的信,一直被孫氏收著。
那顆珍珠也被她供在佛堂上。
是周氏無意間聽見陳媽媽和孫氏對話。
還聽到,當年孫氏是不願田媽媽離開的。
她怕田媽媽管不住嘴,把金府的事情都說出去。
哪怕田媽媽一直對她忠心耿耿。
她還大言不慚的說:「進了我金府,生是金府的人,死,也是金府的魂!」
那條巷子,就挨著官府。
前後都有官差走動。
又怎麼會偏偏那一日,就有賊人害了田媽媽呢?
後來,我正在產房生孩子。
孫氏怕我知道弟弟死訊,影響生產。
一直藏著書信。
如今我生了孩子,孫氏無意間和陳媽媽提起這件事。
周氏才讓人偷偷拿回來。
唯一的親人都不再了。
天大地大,哪有我容身之處。
我哭著跪在周氏跟前:「我不走,我想留在這裡。」
周氏眼圈通紅:「好,從今以後,有我在,誰也不能欺負你。」
夜晚,我偷偷打開床底下的匣子,拿出藏了 7 年的餅和田媽媽臨走前留給我的麻糖。
暗自發誓:「這個仇,我一定會報的!」
16
我生下第 8 個孩子的那日,
是孫氏舉辦壽宴的日子。
府里的人都在為她賀壽。
除了周氏,根本無人在意產房內的我。
壽宴上,孫氏忽然暴斃。
是因為吃了加了有毒珍珠粉的長壽麵。
這件事,周氏也幫了我。
她也想接我的手,替她死去的妹妹報仇。
周氏的妹妹是懂水性的。
又怎麼會溺水而亡呢。
周氏和我一樣,怨毒了孫氏。
周氏先是接著大師開光的由頭,
哄著孫氏帶著珍珠去寺廟開光。
讓大師親口告訴她,將珍珠浸泡在青瓷里,放在佛堂七七四十九天。
再磨成粉,吃進去,能延年益壽。
孫氏不知道,這些日子,
我每日都去佛堂抄寫經書的同時,都會偷偷往青瓷里加鶴頂紅。
一切都在我意料之內。
她害我失去該有的人生,害我失去親人。
這也是她應得的。
府里的人都亂成一鍋粥。
我知道自己做了這種事,是要贖罪的。
至少,我不想連累周氏和孩子們。
於是,我決然拿起桌上的燭台,將燈油倒在桌上。
火光一下照亮整個屋子。
濃煙燻蒸我視死如歸的臉。
迷糊間,我似乎看見周氏和金羽帶人踹開了房門......
17
一年後,侯爺死了。
死在花巷裡。
聽說是喝了酒,看上路過的黃花閨女,
心裡起了歹意,故意只開下人,獨自跟著人家姑娘進小巷,
卻因為醉意,大雪天倒在巷子裡。
活活凍死。
侯爺出殯那日,府外的人都可憐金府里的女人成為孤兒寡母。
而府里的人哭聲一片,可憐侯府這個靠山即將傾斜,無歸處。
孫氏留下的嫁妝足夠侯府開支。
侯爺死了,周氏卻面無波瀾。
「侯爺死了,府里不需要那麼多守寡的女人。」
她用孫氏留下的嫁妝,折了部分銀錢和田地,遣散了府里的妾室。
好好安置了她們和孩子的生活。
又過了兩年冬天,金澤也會念三字經了。
聽說,金羽立了軍功,娶了塞外公主。
如今和新夫人駐守邊關。
院外的雪紛紛落下,白蒙蒙一片。
李媽媽陪著孩子們在屋內烤著炭火,吃著甜糯熱乎的地瓜。
周氏坐在暖坑上,挑著紅紙剪除夕窗花。
爆竹聲起,周氏抬頭看著窗外雪花,一時晃了神,
含淚看著雪中款款走來的我:「鑲玉,你終於來了。今夜我們一起守歲。」
我看著漫天白雪,熱淚盈眶道:「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