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聯「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中,同樣藏著一個典故。
「白鷗盟」,出自《列子·黃帝篇》中的狎鷗之典。相傳海邊有個喜歡海鷗的人,每天早上就到海上去與它們玩耍。群鳥也對他十分親近,身邊常常聚集了數百隻之多。後來他的父親知道了,就想讓他捕捉海鳥牟利。於是青年懷抱著捉鳥的心思去海邊,卻再也沒有海鷗落到他身邊了。
故事想表達的是,人一旦有了算計之心,就很難再被信任。而黃庭堅反用此典,表明自己忘情世外、淡薄名利,毫無欺詐之心,是白鷗的真正朋友,以此抒寫其歸隱之志。
作為黃庭堅的代表作之一,這首《登快閣》因景抒情、句句緊扣,意境高遠、用典貼切,浩然之氣和豪放之情彼此交融,給人一種「一氣盤旋而下之感」。
他從「了卻官家事」說起,透露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然後以眼前壯麗遼闊的景致,借伯牙、阮籍等高風亮節的形象,勾勒出了自己如澄江明月般的襟胸與風骨,「超軼絕塵 ,獨立萬物之表」。
「清代古文第一人」姚鼐稱此詩:「豪而有韻,此移太白歌行於七律內者」。
清代文學家翁方綱更是贊之曰:「坡公之外又出此一種絕高之風骨,絕大之境界,造化元氣發泄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