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偷偷在宰相衣服燒了個洞,一年後發現洞還在,下令:打開國庫

2025-09-11     花峰婉     反饋
4/4
張儉只說一句:「若誤,老臣伏劍謝罪。」

遼興宗揮袖而退,那日朝議無果,但數日之後,他私下召見張儉,命他全權主導此事。

於是,張儉親自起草國書,只強調遼國「關切兩邦衝突,願為平衡之錨」。

宋廷驚駭。此時正值戰事膠著之際,若遼國再度入場,無疑是火上澆油,前後皆敵。

宰執高層再三衡量,最終決定加歲幣為謝,以求遼國安坐。

朝中百官皆知,自此以後,張儉之言,比金科玉律更不可違。

而張儉本人,卻毫無得意之色,他依舊如昔,不喜聲勢,不沾權利,不親朋黨羽,直至終年。

此後遼國風波再起,君王頻出變政,朝中漸顯浮躁,而再無一人,能如張儉一般,於風雨之中穩住龍舟,矢志不渝。

他走了,遼國失去了最後一位壓艙石。
呂純弘 • 163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4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40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2K次觀看
呂純弘 • 20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