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飲未吞海,劍氣已橫秋。」
我們的豪飲趕不上那不上吞海的巨鯨,腰間的寶劍之光,卻已光華爍爍、照亮了清秋。
「鯨飲吞海」,即如巨鯨吞海似的狂飲。長鯨是李白最愛的意象之一,但這極致的誇張,卻化用自杜甫《飲中八仙歌》詩中「飲如長鯨吸百川」,極具有豪邁精神和陽剛之氣。
「劍」在古代不是武人的專屬,而是君子之物,代表著勇氣、正義和堅韌,象徵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和不畏艱難的勇氣。
稼軒在月光之下舞劍,是豪情所至,亦是報國之志無法實現的悲壯。「未吞海」與「已橫秋」加以對照,一退一進之間,更顯出劍光之寒。
而一個「秋」字,在意興縱橫、豪酣洒脫之外,暗暗埋下了淒涼的底色,為下文抒憤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