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圖片
可人生如履薄冰,越是平順處,越易暗藏波濤。
就在沈葆楨升任江西廣信知府後的第三年,太平軍突然襲擾,當地軍力不足,邊防薄弱,廣信城一下陷入風聲鶴唳之中。
城中連日緊張,局勢愈發不明朗。
沈葆楨為籌集軍餉,不得不親自率人外出調配糧草,而他前腳剛走,太平軍便乘虛而入,兵臨城下。
傳言四起,有人說太平軍人數眾多,已將廣信三面圍住;也有人說,這一戰,城必破無疑。
府中亂作一團,典吏逃散,護衛棄職,連平日裡最忠心的長隨也開始收拾細軟,謀求出城之路。
府衙中,有人跪勸林普晴:「夫人,守不住的,您還是快走吧,趁敵軍尚未攻入,逃往九江或可脫身。」
林普晴卻站在門前,指著府中後院那口老井,淡聲道:
「敵軍若真破城,我便以此井殉。」
眾人聞言,俱驚,勸說聲此起彼伏,她卻絲毫不為所動。
「你們怕死,我不怕,知府不在,我是夫人,夫人不能走,若我先逃,誰來安城中百姓之心?」
當夜,她召集尚未出逃的官屬,逐一道明防守之策。
命人封閉各處城門,派人登高察敵,並招集百姓分送食水,安撫人心。
她沒有兵權,卻以一介女流撐起廣信半壁,鎮住了慌亂人心。
在府中書房,她咬破食指,蘸血書信,寫下一封急書,派人連夜送往玉山鎮總兵軍中,請其增援。
信中懇切,賢心可見。
天光微曦,城門仍閉,百姓仍在,她卻披甲束髮,立於城牆之上,手持佩劍,眼神堅定,神情冷靜。
等待援兵之時,她還指揮守城將士挖濠溝,防的是太平軍的滾地龍,智勇雙全,可見一斑。
她本無將軍之職,卻有將軍之魂。
第三日,城外塵土飛揚,一隊人馬快速奔來,眾人驚恐以為敵軍來襲,卻聽得前軍呼喊:「是沈大人!是知府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