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年僅48歲的男子在凌晨突發胸痛、出冷汗,在家人慌亂中被緊急送往醫院。
抵達急診室時,心電圖顯示廣泛前壁心肌梗死,不到半小時,心跳停止,搶救無效死亡。
讓人揪心的是,他三個月前剛在體檢中查出血脂異常,之後開始服用降脂藥物。家屬反覆說:「他一直在吃藥,怎麼說走就走了?」
這不是個案。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因心梗住院的患者中,約32%自認為「在按時吃藥」,但依然發生嚴重心血管事件。
其實心梗發作前,身體早就發出過求救信號,只是很多人忽略了這些「紅色警報」。
心梗到底是怎麼來的?能不能避免?其實,晚飯和睡前的習慣,直接決定了你的心臟健康!如果你不想讓心梗找上門,這 「晚飯四不吃,睡前四不要」 必須牢記。
晚飯4不吃,給心臟減負
1、不吃過鹹食物
太鹹的食物,心臟的 「隱形殺手」!
為什麼呢?因為鹽吃多了,不只是升血壓,還會增加心梗風險!鹽中的鈉離子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長此以往,心臟負擔加重,心梗、腦梗的風險蹭蹭往上漲。最危險的不是加鹽,而是你沒注意的 「隱形鹽」!
鹹菜、臘肉等高鹽食物鈉含量驚人,會讓血壓飆升,增加心臟負荷。
建議:控制鹽的攝入,成人每日鹽攝入量不超過 5 克(約一啤酒瓶蓋)。
2、不吃油膩、油炸食品
晚上代謝速度減慢,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更難分解。這些「壞脂肪」會悄悄沉積在血管壁上。
不誇張地說,晚上一頓大魚大肉,可能就是壓垮心臟的最後一根稻草!為什麼?因為高油脂、高膽固醇的食物,會讓血液變得又稠又黏,血管壓力倍增,心臟負擔加重。
建議:晚餐清淡點,多吃蔬菜、優質蛋白(如魚肉、豆製品),避免高脂、高膽固醇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