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有3大創舉,其中一項領先世界近2000年,我們也是受益者

2025-09-06     花峰婉     反饋
4/4
對這些刺客放完狠話後,韓浩又哭著對夏侯惇說:「當奈國法何!」

韓浩表示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為了國家的未來,只能讓夏侯將軍犧牲一下了!

說完之後,韓浩當即下令強攻,讓眾人不用顧及夏侯惇的死活。

那幾個刺客本想著能帶著夏侯惇逃出去,結果韓浩給他來一個「魚死網破」,就算拼了夏侯惇這條命,也要殺了這幾個刺客。

這幾個刺客見狀馬上就慫了,選擇了投降,他們放走夏侯惇之後,還想要路費回家,但是韓浩直接就把他給殺了。

後來韓浩到曹操那裡去的時候,說起這件事,曹操非常高興,並且誇讚韓浩「卿此可為萬世法。」

之後,曹操下令,但凡再遇到劫持人質的情況,一概不用關心人質,直接上就行,但是有一點,必須要抓到劫匪,不管死活,必須要抓到。

從此再也沒人敢跟曹操玩這一手了。

唯才是舉

最後一個創舉,就是曹操的「求賢令」。

戰爭期間,人才是消耗品,沒準什麼時候就死一個,因此曹操需要大量的人才。

但是當時的做官途徑很少,基本上只能依靠各地官員「舉孝廉」,推薦官員過來。

但是「舉孝廉」這種制度已經徹底爛掉了,因為被推薦過來的人,全都是有背景的人,那些寒門子弟未必不如他們,但是卻被這些世家子弟搶走了機會。

為了吸收這些寒門才子,曹操寫了一篇《求賢令》,不管是什麼人,只要有才華,都可以來投奔曹操。

這種只看才華不看出身的「招聘方式」,讓曹操得到了很多有才之人,後世的歷朝歷代,也在盡力向曹操學習,但是有的時候,他們是學不成。

不過現在好了,現代社會已經將這種「唯才是舉」的思想完美融入到了社會中,就算寒門子弟,也能走出自己的路……
呂純弘 • 164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4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40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2K次觀看
呂純弘 • 20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