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有3大創舉,其中一項領先世界近2000年,我們也是受益者
說起曹操,世人皆知他是東漢末年的「奸雄」,而「奸雄」這個稱號是東漢末年的評論家許劭給他的。
許劭當時說了兩句話,他說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然而世人只記得曹操為奸雄,卻忘了他也是一位「能臣」……
屯田之法
「屯田」就是讓軍隊里的士兵暫時去當農民,墾荒種地,種出來的糧食不僅可以補充軍糧,還可以反哺中央,是一項一舉兩得的制度,曾在古代大量使用。
「屯田」最早出現於西漢時期,而「屯田制」是由曹操創立並實行的。
最開始的時候,屯田就只是為了「田」,漢文帝時期,有個叫晁錯的大臣,給漢文帝提了一個建議叫「徙民實邊」。
漢文帝時期不經常打仗,但是卻總是有匈奴入侵,為了抵禦入侵,晁錯就建議漢文帝,將一些百姓遷到邊疆去,讓他們在那邊開墾田地,紮根生活。
有了居民,那些匈奴就不敢隨便入侵了,因為他們不知道虛實。
但是這種「恐嚇戰法」不能長久使用,因為一旦被敵人識破,就是一場災難。
漢武帝時期,又有一個叫趙充國的大臣,建議漢武帝將「徙民」和「衛戍」結合起來,於是就有了軍民結合的「屯田」。
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當時的屯田只能保證戍邊將士的「自給自足」,不能反哺中央。一直到東漢末年,曹操手下有個叫棗祗的人,他對於這種軍民結合的制度非常感興趣。
他跟著曹操平定黃巾的時候,就一直在琢磨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