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州、定州位置
朝廷「認為」,北漢和契丹聯合進攻,不容小覷,應該派後周最強的兵馬以定人心,經過商議,讓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率軍北伐,那契丹真的進攻了嗎?根據《遼史》記載,南侵純屬子虛烏有,就是趙家為了篡位謀劃而已。
鑒於軍情「緊急」,趙匡胤準備分兵,令禁軍殿前副都點檢慕容延釗領前軍為鋒,先期北上;調侍衛親軍司都指揮室高懷德、侍衛步軍都指揮室張令鐸及侍衛步軍虎捷左廂、右廂都指揮室張光翰、趙彥徽部隨軍出征,留殿前副都點檢石守信、殿前都虞候王審琦在京協助韓通鎮守京城。
這個安排極為「巧妙」,趙匡胤出兵帶走了大半侍衛親軍司兵力,而負責鎮守京城的都是殿前司的親信主力,雖然表面來看,殿前司和侍衛親軍司都是部分出兵、部分留守,依舊互相牽制。
但這些安排的人里,除了韓通,其餘人都和趙匡胤關係匪淺。
儘管如此,趙匡胤還是防了發小慕容延釗一手,畢竟大家兄弟歸兄弟,但慕容延釗但在軍中的威望不低於趙匡胤,因而後來的陳橋兵變中,慕容延釗不僅不在場,還帶著五萬兵馬一直向北進軍,直到趙匡胤都稱帝賞賜百官了,慕容延釗還在河北真定。
分兵既定,就等著出征了,畢竟出征可不是說走就走,還得挑個吉日。
而在等待期間,京城內又出現了「點檢做天子」的謠言,人心惶惶,有些大戶人家和官宦子弟紛紛出城逃難,或許是為了接下來篡位造勢,但動靜未免大了一點,為防止聲音傳到宮內,趙匡胤找了韓通喝酒,試探一下韓通口風,畢竟城內謠言四起,韓通不可能不知道。
而喝酒期間,韓通兒子認為趙匡胤必藉機作亂,要求父親殺了他。
可韓通卻極力制止,儘管從後世來看,韓通的猶豫斷送了後周江山,問題是在當時,趙匡胤沒有真的篡位,而且宰相和太后都沒下令處死,自己卻做掉一個將要在外統兵的大將,自己要如何收場?畢竟當年太祖郭威就是被懷疑而家破人亡的,隨後起兵反了後漢,有了前車之鑑,韓通能下手嗎?自然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