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為什麼不趁司馬昭上朝時殺掉他?而是選擇發動自殺式討伐

2025-08-22     花峰婉     反饋
1/3
曹髦為什麼不趁司馬昭上朝時殺掉他?而是選擇發動自殺式討伐

公元254,司馬師決定廢黜曹芳,另立新君。

這一年,年僅十四歲的曹髦,被拉入魏國權力鬥爭的中心。曹髦雖然年少,但卻也不是一個任人擺弄的傀儡,鍾會就曾評價他「才同曹植。武同曹操。」

登基六年之後,曹髦不滿權利被日漸削弱,親率數百侍衛僮僕出宮討伐,反被司馬昭部屬成濟當街弒殺。

曹髦為什麼不在上朝時誅殺司馬昭,反而選擇毫無勝算的作死討伐?

具有先祖才略的少年天子

曹髦生於正始二年,他的父親曹霖去世後,曹髦便被司馬家移置鄴城監視。

他年少聰慧好學,頗有祖父曹丕的風範。

正元元年,曹氏政權迎來巨變,當時的皇帝曹芳雖然是個傀儡皇帝,但仍擁有部分曹魏舊臣的擁護。

他不滿司馬氏的專權,聯合舊臣,試圖奪回權利,事情失敗後,擁護曹芳的舊臣被司馬家誅殺,曹芳也被廢黜。

曹芳的反擊讓司馬家感受到了威脅,司馬家也因此決定必須徹底削弱曹氏皇權。

這一年,曹氏政權遭受到了司馬家毀滅式的打擊,而身為曹氏中一員的曹髦卻迎來了他人生中的一個重大機遇。

為了更好的掌握大權,司馬家決定選中年僅十四歲的曹髦為新皇帝。

登基稱帝,對曹髦來說,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

司馬家選中曹髦的理由很簡單,當時的曹髦年僅十四,年紀尚輕,他的父親曹霖早早就去世了,勢力單薄,方便掌控。

同時,曹髦身為曹丕的後裔,他的身份具有一定的正統性,能夠大大降低朝堂上的反對聲音。

對於司馬家來說,曹髦身上具備著許多天然優點。

但這些優點在登基成為皇帝的曹髦來看,則全成為了缺點。

父親早逝,沒有給他留下舊臣,年紀尚輕,在朝堂中毫無威望。

此時的曹髦雖然貴為皇帝,但真可以算的上是最為勢單力薄的皇帝之一。

對於曹髦來說,老老實實的當一個傀儡皇帝,對他來說似乎才是最優選擇。

然而,從小就展現出過人天慧的天才少年,又怎麼甘心只做一個傀儡皇帝?

鍾會就曾評價過曹髦,稱他有曹植的才華和曹操的武略。

曹髦身上的不凡,在他登基的時候,也早有體現。

剛被司馬家接入洛陽時,眾多臣子都前往拜見。

曹髦見狀,也迅速下車回拜眾臣。

當時的私禮官說:「按照朝廷禮節,你身為天子不用拜見臣子。」

年僅十四歲的曹髦卻回答道:「目前的我也是別人的臣子啊!」不僅如此,曹髦還下車和臣子一起步行。

通過這件事便可以看出曹髦的非凡之處,若是一個尋常之人,得知自己即將登基稱帝,必定會自視甚高,不屑於臣子回禮。

曹髦登基之後,派身邊的侍從前往各地視察,慰問百官和百姓,同時審查有沒有冤假錯案和官員的失職。

由這點也可以看出,曹髦是一個有理想和抱負的少年。

如此一個虛心且關心下屬,有理想有抱負的少年,又怎麼會老老實實當一個他人的提線木偶。

司馬家顯然也看到了這一點,為了更好的掌控曹髦,司馬家加快了對曹髦權利的侵蝕,這也導致曹髦和司馬家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最後爆發出了流血的慘劇。

奪回權利的鬥爭

身為皇帝的曹髦也認識到了自己目前的處境,他也知道僅憑藉自己,是難以和司馬家抗衡的。

為了對抗司馬家,曹髦做出了諸多的努力。

首先,他勵精圖、減免賦稅、整頓吏治,在官員面前樹立了賢明的形象,得到了一部分官員的暗中支持。

其次,他在言語和輿論上反抗司馬家。曹髦喜歡儒學,他經常召集官員討論儒學,從輿論方面占據有利地位,將司馬家置於輿論的不利方。

面對司馬昭的步步緊逼,曹髦還曾在公開場合開口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用語言去怒斥司馬家,公開表明自己對司馬家篡權的不滿。

最後,他用實際行動去對抗司馬家。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92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53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35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