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目了!沒想到現在的孩子還玩這個,我以為他們都只認識手機呢。
您女兒是個懂得生活趣味的寶貝!」一條條充滿懷舊和歡快的評論,像陽光一樣驅散了我心中所有的陰霾。
我拿著那個小小的「草人」,再次仔細端詳,它的形象徹底變了。
那不再是什麼詭異的神秘物件,而是一個精巧的、充滿童趣的手工藝品。
我仿佛能看到女兒坐在書桌前,小心翼翼地整理著這些乾枯的草稈,專注地編織著,或許是在回憶某次郊遊的見聞,或許只是想做一個獨一無二的小擺件。
巨大的愧疚感和一種難以言喻的欣慰同時湧上心頭。
我愧疚於用自己世故和焦慮的視角,去揣測女兒純粹的世界。
而我更欣慰的是,在這個被電子螢幕包圍的時代,她依然保有一份對自然細微之物的好奇與耐心,擁有一種我無法理解的、安靜的快樂。
我沒有回覆任何一條評論,只是默默地把那個「節節麥小人」小心翼翼地放回鐵盒,擺回了原處,仿佛從未動過。
但我知道,等女兒回來,我不會再盤問她的小秘密。
我會和她聊聊我的童年,然後,真誠地請她教我,怎麼才能編出這麼一個可愛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