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美著名教堂大多不收費,國內著名寺廟大多收費

2025-07-30     幸山輪     反饋
1/3
拿歐美著名教堂與國內著名寺廟相比,我們能發現一個很顯著的區別,就是歐美著名教堂大多不收費,國內著名寺廟大多收費。

什麼原因?

首先是宗教角色不同。歷史上,經歷宗教改革後,西方教堂逐漸擺脫封建化腐敗結構,成為面向全民、面向信仰者開放的服務型機構。直到現代,歐美教堂始終是宗教信仰中心。他們的教堂屬於教會組織,不是國家或地方政府的盈利單位。它是為信徒服務的,具有公共性和神聖性,即使遊客湧入,也保留其作為信仰場所的本質。

所以在西方,教堂是以信仰為主,旅遊為輔的存在。

中國不同,寺廟、道觀都有過歷史斷層。很多寺廟原本被關閉、荒廢,80年代以後被地方作為文旅項目復建,多數被以旅遊資源而非宗教資源重新開發。自然而然重功能、輕信仰,路徑走向門票經濟。

不信你看,國內的著名寺廟大多已轉變為一種文物單位或旅遊景點——有地方文旅、宗教事務局、寺管會等管理機構,佛事活動功能往往退居二線。

其次,財政來源不同。需要明確,不管是教堂還是寺廟,日常活動和維護都是需要大量資金的,那麼錢從哪裡來?東西方有很大區別。

在歐美,多數教堂歸屬教會系統,自主管理、自負盈虧。如上文所說,由於以信仰為主,能靠信徒捐贈和教會撥款運營,不需要靠賣票維持生存。

此外,比如芬蘭、德國、奧地利、瑞士等國家,目前仍保留教會稅(或類似稅種)制度。比如德國,繳納對象為登記為基督教(新教/天主教)或猶太教信徒的德國公民,稅率根據聯邦州而不同,由德國稅務機關代收,轉交教會。2023年德國仍有2000多萬人繳納教會稅,年度總收入約達130億歐元。這使得大多數教堂對公眾免費開放成為可能。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30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1K次觀看
舒黛葉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花峰婉 • 7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34K次觀看
管輝若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