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壽命會遠大於後世的大一統王朝?

2025-07-19     花峰婉     反饋
1/3
為什麼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壽命會遠大於後世的大一統王朝?

先秦時期以宋國為例,滅亡時前後傳了34位君主,國祚829年。

被宋國吞併的曹國,也活了559年。

另一個被宋國滅的滕國,自公元前1046年立國,存在了750年。

後世的大一統王朝,拿兩漢來說,加起來也不過四百餘年。

先秦諸侯國國祚綿長稀鬆平常,而後世大一統王朝活過二百年都是一個坎兒。

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歷史現象呢?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要從政治體制、社會矛盾、生產力發展等多維度分析,才可以揭示其背後的深層邏輯。

耐心看完,相信你一定有所收穫。

體制的差異:分權與集權

先秦諸侯國和大一統王朝的政治體制有著根本性不同。

先秦諸侯國實行的是宗法分封制度,政權本質上是家族世襲與地方自治的結合體。

這種情況下,即便是國君昏庸,卿大夫集團仍能通過貴族集體決策來維持國家運轉。

在春秋早期的時候,各諸侯國大小不過百里,小國寡民,一個諸侯國管理的地方跟現在鄉差不多。

分封制權力分散,結構類似現代的「家族企業」,通過利益共同體的機制增強抗風險能力。

反觀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權力高度集中於中央政府。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36K次觀看
舒黛葉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花峰婉 • 7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34K次觀看
管輝若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12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