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遇到過一位這樣的女生,她身上好像有種奇特的魅力。
她面對任何人都笑得很溫柔。不經意間總會請求別人幫個小忙,有時候是借個筆,有時候是問個路。
在別人幫助她之後,她不僅會真誠道謝,還會很快找機會回報對方。漸漸地,身邊很多朋友都很喜歡她,還有男生對她產生好感。
後來我才明白,她運用了心理學上的一個重要理論:富蘭克林效應。
這種效應告訴我們,那些幫助過你的人,比你幫助過的人更願意繼續幫助你。
這個效應名字來源於班傑明·富蘭克林的故事。在賓夕法尼亞州議會時期,富蘭克林遇到一位對他充滿敵意的議員。
當時面對這種情況,他沒有選擇向對方示好,而是向對方借了一本珍貴的書。
這位議員雖然意外,但還是把書借給了他。一周後,他還書時寫了一封感謝信給對方。
沒想到從此之後,這位議員對富蘭克林的態度有了明顯改善,兩人還成為了一生的好朋友。
小美在換工作後,發現新單位的主管對她很不友好,動不動就挑她的毛病。
有一天,她發現主管辦公桌上有一本《認知覺醒》,便裝作很感興趣的樣子問主管能不能借來看看。
主管沒想到她會對這本書感興趣,就把書借給了她。幾天後,小美不僅把書還給主管,還分享了讀書心得。
從那以後,主管對她的態度明顯改善,不僅工作上對她更信任,私下裡還經常跟她討論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