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李隼離任:功成身退李隼的離任傳聞並非空穴來風。年齡和健康問題是主要因素。1963年出生的李隼,如今已年過六旬,早就到了退休的年齡。這位功勳教練在東京奧運前就做過心臟手術,植入支架,醫生曾警告術後需靜養。但他咬著牙帶隊完成了巴黎奧運包攬五金的壯舉。李隼在參加央視節目時曾回憶,備戰東京奧運會時自己剛做完心臟手術,不顧醫生勸阻繼續歸隊指導。他當時直言:「參加奧運會為國爭光是我一生的夢想,我願意用生命去換這塊金牌。」02 馬琳崛起:從冠軍教頭到總教練熱門馬琳的執教能力有目共睹。他率領中國女隊頻頻奪冠,成績顯著。在他的引導下,女隊國際比賽奪冠率高達80%以上,堪稱奇蹟。曾經的奧運金牌獲得者陳夢就是出自馬琳手下,而在培養新人方面他也頗有成效,包含蒯蔓、陳熠都成長迅速。馬琳作為一名曾獲「大滿貫」稱號的選手,轉型為教練後展現出卓越的執教能力。馬琳在職業轉型期也在不斷提升自己,據悉他正以非全日制方式攻讀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訓練與競技」方向博士學位。
03 王勵勤改革:構建新老交替機制今年4月,中國乒協完成領導班子調整,王勵勤當選新一任主席,馬龍則出任副主席。國乒正式開啟「王勵勤時代」。王勵力提出了三項核心策略以迎接洛杉磯奧運會桌球項目金牌增加至6枚的挑戰。他強調加大年輕運動員培養力度,讓他們快速成長,為未來承擔更重要角色做好準備。同時,通過 「老帶新」機制,讓經驗豐富的老隊員指導年輕隊員,以實現新老交替順利進行。王勵勤嚴控核心選手年賽量,引入德國數據分析團隊拆解對手錄像,打造「弱點資料庫」,並明確王楚欽的核心地位,推行梯隊末位淘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