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逝世,享年103歲,他的長壽秘訣曝光:最核心的不是多運動,多睡覺,很多人做不到!

2025-10-24     任紹昌     反饋
4/5
吃飯時他向來細嚼慢咽,哪怕是一碗白粥也會品出滋味。

定居清華後,食堂師傅都熟悉他的習慣:「楊先生的菜要清淡,分量不用多,下午還會來要一小碟點心。」

這種規律從未因外事打擾而改變,即便是參加重要會議,他也會提前安排好吃喝時間。

人們常說:「食不過飽,飽不急臥;七八分飽,青春不老。」

生活有規律,身體才會有秩序。

楊振寧先生的 「定時定量」,藏著最樸素的養生真理。

我們卻總被工作推著走,餓了才吃飯,睏了才睡覺,把身體熬得越來越差。

別再拿 「忙」 當藉口,三餐定時、七八分飽、作息規律,這些簡單的堅持,遠比昂貴的保健品更有用。

畢竟,身體的節律,容不得半點敷衍。

適度運動,動靜結合

老話講:「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運動是生命的動力,但過則傷身,靜則滯氣,唯有動靜結合,方能氣血調和。

楊振寧先生從不盲目追求 「高強度鍛鍊」,反而自嘲 「有點懶」。

年輕時愛步行探索城市,晚年則把每日散步時間從一小時縮至十分鐘,卻從未間斷。

他說:「走幾分鐘後腿暖了,血液循環就好了。」

在家時,他也會偶爾騎健身腳踏車活動筋骨,其餘時間則用來讀書,動靜切換自如。

這種 「不勉強、不放棄」 的運動態度,讓他百歲時仍能自行上下樓梯。

《黃帝內經》中講:「動以養形,靜以養神。」

運動的真諦,是 「適度」 而非 「拚命」。

現在人要麼久坐不動,要麼跟風猛練,結果不是氣血瘀滯就是受傷勞損。

楊老用百年人生證明:最好的運動,是讓身體舒服的運動;最好的養生,是動與靜的平衡。

動不耗神,靜不懶散,才能讓生命細水長流。
呂純弘 • 29K次觀看
幸山輪 • 1K次觀看
幸山輪 • 2K次觀看
花伊風 • 1K次觀看
幸山輪 • 610次觀看
幸山輪 • 870次觀看
喬峰傳 • 580次觀看
花伊風 • 340次觀看
一條毛 • 150次觀看
幸山輪 • 530次觀看
幸山輪 • 320次觀看
幸山輪 • 240次觀看
呂純弘 • 440次觀看
游啊游 • 320次觀看
喬峰傳 • 320次觀看
幸山輪 • 260次觀看
幸山輪 • 250次觀看
幸山輪 • 580次觀看
幸山輪 • 20次觀看
幸山輪 • 60次觀看
幸山輪 • 50次觀看
幸山輪 • 200次觀看
花伊風 • 30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