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小區里56歲的陳叔在跟鄰居閒聊。最近他聽說「全球愛滋病感染人數已經達到3990萬」,整個人都驚住了:「會不會一不小心,身邊也有HIV攜帶者?」大家七嘴八舌討論,誰都不願意靠近「可疑的人」。正聊著,一個鄰居提到兒子在醫院實習,前幾天醫院組織全員HIV檢測,查出了一個無症狀陽性者。
這個意外的插曲,一下把大家的緊張情緒推向了新高。究竟,愛滋病的傳播到底有多可怕?我們普通人該如何科學防護,哪些人真的需要「保持距離」?
事實比恐懼更有力量。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2023年數據,全球已累計有3990萬人感染愛滋病病毒(HIV),而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加。很多人談「艾」色變,但其實對愛滋病卻知之甚少。今天,咱們就用一雙科學的眼睛,拆解關於愛滋病認知的誤區,搞清楚誰才是真正的高風險人群,以及日常生活中應如何有效「設防」。 文末第3類人常常被忽視,你一定要警惕!
愛滋病其實並沒想像中那麼遙遠
現代都市生活節奏快,不少人以為「愛滋病離我很遠」,只要不亂,就絕安全。事實上,HIV撕破了地理、年齡、職業的邊界,可能悄無聲息出現你我身邊,而大部分感染者在早期毫無症狀。愛滋病全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AIDS),其病因是HIV,一種專門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