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皮膚上只是起了個疹子,擦點藥就能好?老王今年55歲,前陣子胳膊上莫名多了些紅斑,家裡人都當是濕疹,塗膏藥拖了一個月。不成想,這些紅斑越來越癢,還越長越多,連後背都冒出來了。最後到醫院一查,醫生卻一本正經地說出一句讓人心跳驟停的話:「你得抽血查一下,是不是愛滋病感染者。」
這消息太突兀,老王一家怎麼也不肯信。他以為愛滋病離自己很遠,結果,大夫講得頭頭是道:有些愛滋病,起初真的會表現為皮膚病一樣的症狀,尤其是錯把皮膚變化當成濕疹、真菌感染的中老年人,耽誤檢查,可能會錯過最佳的干預時間。
「皮膚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某些皮膚異常,可能正是身體給你的救命提醒。」說到這兒,醫生的神情格外鄭重。而更令人警覺的是,深圳數據就顯示,不足19歲的愛滋病新發患者增長明顯,老中青三代人都不能掉以輕心。你是不是也被這些表面紅疹、瘙癢、潰爛困擾過呢?它們真的是普通皮膚病嗎,還是潛伏著更大的健康隱患?下面這些皮膚信號,很多人都誤會了,你又知道嗎?
皮膚出現這3種症狀,醫生提醒:別再大意,警惕愛滋病早期信號!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我命怎麼會和愛滋病扯上關係?」,但事實上,愛滋病毒並不是遙不可及的恐怖傳染病。它可能通過性行為、血液傳播,或者極偶然的情況下,悄悄進入身體。而臨床上,皮膚是它最早也是最常見的「發聲點」。
為什麼皮膚成了第一個「報警器」?專家解讀,HIV病毒早期會攻擊免疫系統,一旦免疫力下降,各種感染機會也隨之增加。皮膚作為外部最大的一道防線,最先暴露出異常。根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性病愛滋病門診李在村主任的觀察,以下3個皮膚變化,反覆出現卻久治不愈,是門診里最常見的愛滋病毒警告徵兆:
乾燥瘙癢
本來只是胳膊干、腿上有點脫皮,抹了身體乳、擦藥反覆好不了,還發癢難忍。其實,這是脂溢性皮炎、濕疹、炎症性皮膚病的常見表現,但在愛滋病毒感染初期,不明原因的乾燥、脫屑、瘙癢症狀可能加重,甚至遷延2周以上亂用藥都不見好,就需要引起警覺了。
皮疹頻發
尤其是後背、胸前、四肢,突然冒出暗紅或淡紅色的皮疹,形態各異、分布無規律。短時間難以消退,甚至密集成片。這類皮疹常被誤當成「過敏」處理,但在愛滋病毒急性感染期約有40%-90%患者會出現發熱脫髮、皮疹等表現,往往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