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後採訪,便是一個小小的縮影。陳芋汐以流利的英語回答,神情自若,從容不迫。全紅嬋在一旁,眼神里寫滿了訝異。那一刻,觀眾驚嘆不已:原來這位冠軍不僅水花壓得乾淨,連語言也能掌握得如此純熟。於是輿論譁然,有人贊她多才多藝,是體育與學業兩不誤的榜樣;也有人質疑,為何身為中國運動員卻要以英語示人。
其實,語言本無高低,關鍵在於心意。外交官在國際場合堅持中文,固然是尊嚴所在;而一名年輕運動員選擇英語,則是展現自己胸懷與底氣的方式。有人不解,有人稱頌,爭論不休。但爭論之外,更重要的,是看見這些孩子們為夢想燃燒的身影。
全紅嬋用堅韌書寫執著,陳芋汐以才華展現全面。一個是烈火,一個是清泉;一個是銳利的矛,一個是堅實的盾。她們在同一個舞台上競爭,在不同的維度里閃光。倘若偏愛一人,也不必貶低另一人。體育的意義,從來不是一枝獨秀,而是群星共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