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期忽視生殖黏膜的微損傷HPV的傳播方式是皮膚黏膜接觸,但不是每次接觸都會感染。
病毒要進入體內,必須先突破皮膚黏膜的屏障。
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看不見的小傷口」就成了病毒入侵的突破口。
比如反覆搔抓、頻繁清洗、過度摩擦,都會讓黏膜屏障變得脆弱。
尤其女性,如果頻繁使用「殺菌型」的[私.處]清潔產品,反而破壞了原有的菌群平衡和黏膜屏障,讓病毒更容易「乘虛而入」。
2. 濫用激素或抗生素,免疫力下降HPV感染後,是否能被清除,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身免疫力。
但很多人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抗生素,或者患有糖尿病、長期失眠、精神壓力大等慢性問題,都會讓免疫系統「掉鏈子」。
一旦免疫力下降,原本可能被清除的病毒就「紮根落戶」了,甚至引發持續感染。
3. 有紋身或穿孔習慣但消毒不到位這聽起來好像離HPV有點遠,但實際上,HPV也可以通過共用針具、紋身工具傳播。
尤其是一些非正規場所,消毒不規範、工具重複使用,存在一定風險。
類似的,還有共用剃鬚刀、指甲刀、毛巾等物品,雖然傳播幾率較低,但不排除可能性。
4. 抽煙喝酒,給病毒「開綠燈」研究顯示,吸煙者感染HPV的風險比非吸煙者高出近2倍。
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損傷局部黏膜,並抑制免疫細胞活性。
酒精也不是「好人」。
長期飲酒會破壞肝臟代謝功能,影響免疫系統,同時也可能導致行為上的放鬆,增加高風險行為。
換句話說,煙酒不僅不「解乏」,還可能把病毒「請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