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78年,39歲的辛棄疾已經南歸16年了。
然而,「歸正人」的身份,給他帶來的並不是重用,而是尷尬。
進入南宋朝廷後不久,宋孝宗即位,一度表現出想要恢復失地、報仇雪恥的銳氣,主動發起「隆興北伐」。
辛棄疾主動向主將張浚自薦,投書卻被束之高閣、無人理會。
北伐很快遭遇大敗,主和派勢力重新占了上風,但辛棄疾不為所動,再次向宋孝宗上《美芹十論》(又稱《御戎十論》),向右丞相虞允文上了《九議》,分析客觀現實、提出了周密詳盡的恢復大計和克敵制勝的戰略戰術。
南宋朝廷認可辛棄疾的軍事能力,卻並不信任他的忠誠,只讓他在通判、知州等地方頻繁調撥。直到1175年奉命平定了以賴文政為首的茶販叛軍起義後,才升知江陵府兼荊湖北路安撫使,成為一方大吏。
但他渴望的馳騁沙場、收復失地,卻一直不曾得到回應,那些經過深思熟慮的戰策也如石沉大海,沒有激起一絲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