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老劉開始實行「七分飽」的飲食原則,大幅削減主食的攝入量,每餐只吃一小碗米飯,並將精米白面替換成飽腹感更強的粗糧。更關鍵的是,他養成了「錯位吃飯」的習慣:每次用餐前,先吃一碗富含膳食纖維的綠葉蔬菜,接著是優質的蛋白質,最後才攝入主食。
這種「吃飯順序」並非隨意為之,而是有著堅實的科學依據。研究表明,優先攝入膳食纖維能夠有效延緩餐後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從而減緩血糖的急劇上升,顯著減輕胰島素的負擔。這一個看似微小的改變,卻是許多糖尿病患者常常忽視的關鍵所在。
「日行萬步」與「健康零食」,讓運動融入生活
除了「吃」,運動也必須跟上。老劉過去的農活是純粹的體力勞動,但那更像是「間歇性爆發」,而非「規律性運動」。醫生建議他,每天飯後進行至少30分鐘的散步,哪怕只是悠閒地慢走,也能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