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排隊釣友對男子的行為展開了討論。
有人調侃自己換成這樣可能先發朋友圈炫耀,等警察上門才知道自己闖禍。
但更多人反應表示欽佩,認為他既保住了飯碗,又加了大德。
一位網友更犀利地指出,白人則放了魚一馬,實魚也放了男子一馬。
在現今的狐狸釣魚,不能再以「不知者不罪」為藉口。
若當時男子近距離接觸魚帶回家,輕則面臨處罰,重則可能受到處罰。
這事件為所有釣魚愛好者敲響了警鐘。
除了胭脂魚、中華鱘、娃娃魚等「水中活化石」同樣不得碰觸。
對於真正的釣魚人來說,除了耗費重金升級裝備,不如抽空多了解保護動物名錄,把那些不能碰的「牢底坐穿獸」認清楚。
釣魚不僅是技術活,更需要對水生生物抱持基本的了解與了解。
男子剪斷的不只是價值幾十元的魚線,更是守住法律與生態的底線。
這次隨手的放生之舉,可能是瀕臨長江危的胭脂魚族群在左翼生機。
在生態保育的大背景下,懂得規矩是對自然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保護。
大家從這次事件中汲取教訓,希望每一次釣魚都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