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得從北宋那會兒說起,想像一下,一個陽光和煦的午後,院子裡一群小孩跑來跑去,笑聲傳遍整個院落。
那時候的庭院,常見那種大水缸,又高又寬,裝滿水在太陽底下閃著光,像個大鏡子。
當時孩子們玩得正開心,可能是在捉迷藏,也可能是瞎鬧騰。
有一個小傢伙,估計是想出個奇招,爬上了水缸邊兒。他站在那兒,得意地晃悠著小腿,覺得自己特聰明。
可惜樂極生悲,腳下一滑,「撲通」一聲,整個人栽進了缸里。
水花四濺,其他小孩全懵了。
有的嚇得哇哇哭,有的撒腿跑去找大人,還有的站在原地傻乎乎喊「救命」。
那場面,亂得跟炸了窩似的,缸里的小孩撲騰了幾下,水淹過頭頂,眼看著就不行了。
就在這節骨眼兒上,司馬光站了出來,他那年才七、八歲,按說也是個小不點兒,可他沒慌。他眯著眼睛掃了一圈,腦子轉得飛快,最後盯上了地上的大石頭。
他跑過去,雙手抱起石頭——那玩意兒對他來說不輕,他咬著牙使勁兒,然後「砰」的一聲砸向水缸。
缸裂了,水嘩嘩往外流,落水的小孩順著水流滾了出來,咳了幾聲,活了過來。
這事兒聽著簡單,可想想看,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在大家都亂套的時候,能這麼冷靜地想辦法、拿主意,真的太不一般了。
後來這故事傳開了,成為司馬光「神童」名號的起點。
可那個被救的小孩呢?好像就這麼被水沖走了,在史書中連個「背影」都沒留下。
二、被遺忘的小孩:上官尚光,真有其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