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桎梏,發育關並非終點
中國跳水隊對全紅嬋的決定表示理解與支持。隊伍擁有完善的人才梯隊建設,確保在主力選手暫時離隊時其他選手能夠及時補位。全紅嬋的這次退賽,或許是一個轉機,給她足夠的時間去調整身體狀態。
歷史上,伏明霞增重8公斤仍奪奧運冠軍的案例成為全紅嬋的精神燈塔。教練周繼紅曾用精妙比喻闡釋:「過發育關就像竹子拔節,表面看好像沒長,其實是在攢著勁兒準備破土呢。」
陳芋汐在社交媒體上為全紅嬋送上祝福。這對在巴黎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台成功衛冕的搭檔,關係早已超越競爭,成為相互扶持的姐妹。當全紅嬋在湛江漁港晚風中垂釣時,陳芋汐正身兼三項征戰世錦賽,兩人以不同方式詮釋著體育精神。
訓練館地板上,汗珠砸出比跳台上更大的水花。全紅嬋完成負重深跳後癱倒在地,T恤緊貼著她明顯厚實的背肌。教練陳若琳站在場邊,她知道207C動作的成功率已從72%爬回89%,入水效果恢復到巔峰期92%,這些數據比體重秤上的數字更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