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的陸炳。圖源:影視劇照
儘管陸炳生前一直在文官集團與皇帝之間找平衡,並讓嘉靖帝萬般留戀,但其身後依舊難逃歷任錦衣衛頭子被清算的「魔咒」,在嘉靖之後的隆慶朝被徹底否定功績。
當時,隆慶朝內閣首輔高拱與徐階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政治矛盾,為扳倒徐階,高拱將矛頭對準徐階的好友、已故「忠誠伯」陸炳。在高拱的授意下,御史張守約向隆慶帝實名揭發了陸炳,稱其在嘉靖年間結納嚴世蕃,圖謀不軌,殺人越貨,蒙蔽聖聽,貪贓枉法,無惡不作。
出於政治需要,隆慶帝以貪污瀆職罪,查抄了陸氏一門,並計劃對陸炳開棺戮屍。
但隆慶和高拱此舉,引起滿朝士人強烈不滿。他們發起了大明朝有史以來第一次文官集體上書替前錦衣衛指揮使求情的浪潮。
在這群求情的官員中,時為湖廣按察使司副使的徐學謨給予陸炳極為中肯的評價。他說,僅憑陸炳在衛輝行宮救駕之功,就足以免其一死。況且當初陸炳執掌錦衣衛時,曾多番搭救上書彈劾的言官,這些在過往的功勞簿上都有明確記載。如今呈奏新帝要求對陸炳開棺戮屍,這群人到底安的什麼心?
可惜,隆慶不為所動。
直到隆慶帝駕崩之後,萬曆皇帝即位,在曾受陸炳提攜大恩的新任內閣首輔張居正支持下,陸氏一門才得以洗刷冤屈,恢復往日榮耀。陸炳第三子陸繹,獲襲父職,授錦衣衛指揮使。
遙想陸炳在世時,權勢在握,卻不曾構陷一人,堅持正義,救助敢言之士。而今,終於施惠有報。
歷史,對他和他的家族終歸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