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溢價合同與無效交易:薪資結構的崩塌
勇士管理層在合同處理上的混亂,進一步加劇了球隊的困境。2022年奪冠後,球隊以4年1.28億續約普爾,這個決定在當時就引發爭議。普爾雖然展現出得分潛力,但防守漏洞明顯,且缺乏關鍵時刻的穩定性。更致命的是,這份合同直接導致了球隊內部的薪資失衡 —— 當追夢格林在訓練中拳擊普爾時,管理層的處理方式再次暴露問題:他們沒有果斷交易格林,反而選擇犧牲普爾。
2023年夏天,勇士將普爾、羅林斯和 2030 年前 20 保護的首輪簽打包送往奇才,換來38歲的保羅。這筆交易堪稱匪夷所思:保羅不僅年齡偏大,且打法與勇士的快節奏體系格格不入,常規賽作為替補場均僅8.9分4.9助攻,季後賽更是因傷缺席關鍵戰。一個賽季後,保羅被買斷,勇士失去了一筆年輕資產。
管理層在處理合同問題時的矛盾之處在於:他們既想維持冠軍競爭力,又不願承擔長期合同的風險,最終陷入 "高價簽角色球員,低價賣潛力新星" 的怪圈。截至2025年,勇士薪資總額連續五年位居聯盟第一,卻始終無法組建合理的陣容結構,這種 "花錢充冤大頭" 的操作模式,讓球隊財政壓力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