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是一張網購截圖,價格僅二十九塊九,包教包會。
我甚至能想像對面空調外機在寒夜裡結霜的詭異畫面,而鄰居裹著被子滿頭問號。
更「技術流」的方案躲在摺疊回復里:只需一把小號扳手,趁夜擰松外機細銅管喇叭口,嘶嘶幾聲,冷媒跑光,再悄悄擰緊。
第二天鄰居發現空調不製冷,只能反覆請師傅上門加氟,一次兩百,循環十次就是兩千,殺人於無形。
留言末尾還貼心提醒「別把扳手落現場」。
一條條「妙計」像連環套索,看得人脊背發涼。
螢幕上方不斷跳出新的紅點,每條都在教唆我如何把矛盾升級成暗戰:貼反光膜、掛風鈴、裝隔音板、甚至用無人機投放泡沫膠……我仿佛誤入地下江湖,人人都在獻刀,卻沒人敢把刀收回鞘里。
夜深,外機仍在轟響,熱風透過門縫撩動窗簾。
我關掉手機,卻關不掉腦海里翻滾的「三十六計」。
原來,網絡不僅能救人,也能教人毀人;一句輕飄飄的「支招」,背後可能是天價賠償、治安拘留,甚至刑事立案。
窗外銅管滴著冷凝水,像一句無聲的提醒:報復的火焰一旦點燃,最先灼傷的多半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