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紅嬋的未來,可能註定要自己多扛點。
陳若琳會不會回歸?
沒人敢拍胸脯保證。
體育就這樣,誰都沒法預料下一秒。
陳若琳的價值,到底該怎麼算?
帶出了全紅嬋,算一功。
青訓帶出新星,也是一功。
可單獨論貢獻,誰又能量化得清?
有網友調侃:「金牌是光,幕後是根。」沒根的樹長不大,沒光的果也熟不了。
這話聽著糙,其實很實在。
不怕講穿了,運動員依賴頂級教練才能出成績沒錯。
但一味依賴個人,體系容易斷層。
中國跳水過去十年,每次成績亮眼,背後都有靈魂教練。
可如果只靠個人魅力,下一代頂得住嗎?
教練成了幕後英雄,粉絲難免心疼。
可青訓體系強大了,或許未來會有更多的「全紅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