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要長遠,一邊要眼前成績。
就像魚和熊掌,想都要,哪有那麼順。
有人感嘆:為什麼老讓最能幹的去做最難的事?
不怕說句不中聽的,教練當得好不如官當得好。
舞台上的掌聲,永遠比後台的汗水來得響。
陳若琳現在帶一群小隊員,誰真心關注?
她的輝煌過去,難道就該放抽屜里吃灰?
全紅嬋這頭壓力也大。
傷了腰退出比賽,輿論一半擔心,一半懷疑。
有人說她沒了教練,後勁肯定不足。
有人又覺得,這種時候更考驗個人抗壓能力。
她自己倒是豁達。
有次採訪開玩笑地問陳若琳:「教練你啥時候結婚?」陳若琳一句玩笑:「等你再拿一金,我就去找對象。」台面下的師徒情分,外人很難體會。
說起來,體育圈子裡,這種師徒分分合合的事常有。
但像她們倆這樣,明明關係好得像一家人,卻還得靠工作調動拆開,真是看了都心酸。
有網友說得好:「體育圈裡,能有幾個陳若琳?沒了她,跳水隊還頂得住嗎?」也有人諷刺:「只靠個人英雄,體系早晚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