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先生,他當私塾老師的時候,一年束脩(工資)只有四兩銀子。雖然東家包吃包住,但是這點錢根本不夠蒲松齡養家餬口。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弄清楚了清朝中期普通群眾每月收入,以及他們的收入能購買多少東西。
一位清朝的技術工人每月收入頂多二兩白銀,可當時市面上一件短棉襖的製作費用就已經達到一兩白銀,一斤鹹菜的價格不低於50文錢。所以,當時的一兩白銀的實際購買力,根本無法與今天相提並論。
再怎麼著,我們拿3000元人民幣去超市,至少能購買四件質量非常不錯的棉衣。同理,3000元錢去超市能購買超過一百斤的五花豬肉,這樣的購買力是清朝人根本不敢想的。
古代物資匱乏,很多窮人一輩子都吃不上大米、白面。楊秀清的母親臨死前最後一個願望就是吃一碗白米飯,但就是這麼一個願望,楊秀清都無法完成,以至於愧恨終生。
清朝一畝田只能收二到三百斤糧食,現在一畝田可收一千斤左右。另外,封建社會一個體力勞動者一年都賺不了幾兩銀子,銀子價值很高是貨幣的一類,導致生產力低,糧食價值高。
如果按照米價來算,清朝的一兩白銀就相當於現如今的2~300元人民幣。但按照國家稅收來換算,那一兩白銀就相當於1000多元人民幣,這種算法顯然有些不切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