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實的秀才
童生在接受數年正統教育後,他們會參加各地州府舉行的「府試」,難度也是非常大的。
很多人都卡在了這一關,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幾年,甚至有些人考到死都過不了府試這一關。
我們經常提到的孔乙己,就是一個始終考過「府試」的老童生。
如果能夠得到主考官的賞識,文筆再好點,字跡娟秀一些,可能越過第二道小龍門,成為秀才。
而整個清朝歷史中,也不過三萬名秀才,分到每一年,每一個縣城,也不過一兩個人而已。
因為大部分秀才都在魯豫、江浙、兩廣這樣的繁華之地。
如果一個普通縣城,每年能走出兩三個秀才,知縣就要大擺宴席,開始慶祝了。
比起童生來,秀才也是朝廷承認的「頭銜」,會受到官府的重視。
首先是家中田地不用繳納賦稅,更不用承擔徭役。
古時的賦稅是非常繁重的,有的地區會達到總收入的三分之一,如果再有官府的強征暴斂,一年的吃喝就成問題了。